返回

七十年代的幸福生活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8 第八章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活一个人的粮食还是有的。”
    凌涵“嗯”了一声,脸色微微有些尴尬。
    “吆!他二叔,你这和儿媳一前一后偷偷摸摸这是干啥呢?”
    凌涵瞥了一眼路边扛着锄头,满脸坏笑的妇人,抽了抽嘴角。
    “能干啥?嘴臊的臭娘们,整天没事不知道脑子里面想些啥。”罗老爹没好气的回道。
    “这谁知道?”张婶子笑着回道,看着凌涵,道:“这就是你家老大家的媳妇吧!长得还真是富态。”
    “这是你张婶子。”罗老爹介绍道。
    凌涵面带笑意地喊了一声。
    张婶子对着凌涵点了点头,道:“行,那你们去吧,我上工去了。”
    到了村长家,和村长说了一声,转身跟着罗老爹向田地里面走了过去,农忙还有几天的时间,所以如今上工基本上也就是混日子,集体时期除非脑袋秀逗了,不要命的去干活,当然这个时候的工分也不是很多,成年壮劳力十分,妇女稍微少一点,当然农村里面比成年男子能干的也不是没有,她们的工分同样也是十分。
    未成年人大多记两分三分,好的记半功。老年人也逐渐减少分底,六十以上的老人只有三四分了。
    分底是评出来的。农民评分底相对公平。挑担、插秧、割稻,悄悄地大家心里有了本帐。同时插秧,几个小后生谁快,谁慢,谁的质量好,一目了然。谁十分底,谁八分底,清楚明白。亮分底时,队长一提议,基本通过。决不像评称职那样重重考核。
    农民算工紧表现在派工上。由生产队长派工。壮劳力割稻,担稻架,次劳力拔秧。晒谷晒稻杆是女劳力干的。另外一些轻松的工作

8 第八章(4/5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